
人民交通杂志讯(文 / 王健)王健,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学者、共享出行实验室创建人,全国公共交通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称号),国际公共交通联会亲善大使。关注与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与载客能力,积极推进公共交通行业的共享巴士服务,长期致力于促进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公平和有效的实施,传播先进公共巴士技术及运营管理经验。
在过去40多年的交通运输职业生涯中,自以为阅读丰富,兴趣和视野也比较宽广,却几乎没有关注过公共卫生中的传染病领域。一直在关注中国交通运输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庆幸自己正好处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从1978年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整顿生产秩序,交通运输行业增加既有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和沿海主要港口扩建的投资比重,提高运输能力等各种改革措施,看到经济发展带来的道路交通拥堵,以及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当汽车大量普及应用后,没过几年又出现空气污染,并造成严重的北京雾霾,环境问题也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2003年的SARS爆发,终于敲响交通运输领域的公共卫生警钟;2020年初武汉暂停运营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车,暂时关闭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和高速公路,我敏锐地意识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应对传染病的一个重大事件,关注与研究公共交通行业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发展,组织翻译了《新型冠状病毒应对计划》等系列行业标准,国际公共交通联会等国际机构的《联合声明》。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病毒)确定为全球大流行(Pandemics)。中国许多城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采取各种隔离措施来应对疫情的传播。现代交通运输系统的发达,加速人员、货物等传染病媒介流通与环境变化,使传染病的突变机制、散布、传染途径与速度都变得难以控制,在某种程度上讲,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的进步,其实扮演着传染病和全球大流行的“共犯”,这种观点多少有些使人感到沮丧;另一个角度来讲,公共交通又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功能性基础服务,就像城市需要供水和供电,需要警察维护次序一样,公共交通服务保障城市的活力,在病毒大流行期间维持公共运输服务,就是在防止人类文明的崩溃,作为公共运输学者,也为那些工作在一线的出行卫士感到自豪!
全球大流行病毒下的交通运输问题
我的第一本著作是从交通工程的角度探索防止交通事故——《交通安全心理学》(1988);第二部描绘人类美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交通美学:理论与实践》(1992),有点探索未来出行愿景的意味;翻译的第一本著作是《巴士快速交通实施指南》(2009),倡导一种新型公共交通解决方案;2018准备翻译出版《可持续城市出行规划指南》,因版本的版权变化而暂时未出版,为中国城市倡导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现在又萌发撰写《公共交通与公共卫生》著作的念头,因为这次全球大流行已经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重大的议题。
美国学者让-保罗·罗德里格(Jean-Paul Rodrigue)在《交通运输系统地理学》的应用与案例中,从规划与环境的角度,讨论了交通运输与全球大流行问题。根据他们发表在《美国灾害医学杂志》上的论文“在全球大流行期间保护公共卫生和全球货运系统”改编而来,他们认为:规划人员应当考虑为运输业的专业工人优先提供稀缺的疫苗、抗病毒药物和公共卫生支持。因为由海运、铁路、航空和卡车业构成的商品、散装货物和能源运输网络,都要依赖少数无法迅速取代的专业工人,他们死亡、生病或旷工就无法运营;交通运输网络与经济密切关联,为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工作材料,并向公民提供必要的商品,中断交通运输系统可能导致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连锁故障。
德国国际交流合作公司(GIZ)与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城市交通与健康》(2011),使用大量数据阐述城市交通怎样影响人类健康,介绍交通项目及政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评价工具,概述了健康的交通政策,及其对可持续交通主张的整合与利益,其中涉及传染病话题。
感染病(Infectious)、传染病(Contagious)、流行病(Epidemic)和全球大流行都是流行病学的专业术语。全球大流行则是指传染病通过人群在大范围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传播流行。某种传染病的连续出现是否确定为流行病,主要决定因素疾病传染的速度。如果每个受感染的人把疾病传给超过一人,使总体受感染的人口呈指数增加,这种传染病便是流行病。
交通运输(Transportation)是人员和货物的空间位置移动,它和流行病的关系涉及两个主要的顺序维度:
交通工具作为带菌者,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无所不在和快速发展,迅速而广泛地传播传染病。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交通运输工具可以认为是媒介,特别是旅客运输系统,航空运输网络的结构决定了流行病的快速传播,全球航空运输系统由不同容量和连续性的航空港组成,这就意味着不同的航空港存在不同的病毒传播规模和范围,这个问题涉及全球大流行的早期阶段(最初10天),交通运输系统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疫情。